杠杆证券软件 诸葛亮五次北伐的时候,东吴在干什么?为何不配合蜀汉呢?_孙权_曹魏_魏国
诸葛亮的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恢复汉室政权,向曹魏发动的五次军事行动,时间跨度从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。三国局势复杂,蜀汉和东吴的力量明显逊色于曹魏杠杆证券软件,地理上,蜀汉仅控制益州一地,东吴掌有扬州、荆州和交州,而曹魏则占据了其余大部分州郡。即便如此,蜀吴之间曾因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,斩杀关羽而导致联盟破裂,但在夷陵之战后,蜀汉和东吴再次结成同盟,共同抗衡曹魏的强大压力。问题随之而来:诸葛亮五次北伐期间,孙权到底在做什么,为什么没有全力支持蜀汉的进攻呢?
一
具体来看,诸葛亮北伐时,东吴虽然也有所行动,但两者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合效应。建兴六年(228年),魏文帝曹丕去世,曹叡继位,诸葛亮认为这是对魏国的最佳攻击时机,于是决定发动北伐。诸葛亮首先派赵云率领一支疑兵,借道褒斜道占据箕谷,假装进攻魏国关中地区,吸引魏国主力的注意力。诸葛亮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直奔祁山。魏国未曾防备,突如其来的攻势让陇右的南安、天水、安定三郡猝不及防,甚至南安和天水的太守在危急中弃城而逃,投降了诸葛亮。魏国的天水守将姜维、梁绪、尹赏、上官雝等人,也纷纷投降。虽然这一进展令蜀汉获得了不少地盘,但由于马谡在街亭的失守,导致北伐最终失败,诸葛亮不得不撤军。
展开剩余66%同年夏天,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假装叛变,诱使曹魏大司马曹休上钩。随着曹魏大军的出动,石亭之战爆发。孙权派陆逊等人埋伏埋伏,在这一战中,东吴成功打击了曹休,令其付出了1万人阵亡的代价。尽管曹魏在整体实力上强大得多,东吴这一胜利却给魏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,尤其是其军心的动摇。
二
公元228年冬,诸葛亮发动了第二次北伐,率军围攻陈仓。为了攻占陈仓,诸葛亮亲自派郝昭的同乡靳详前去劝说郝昭投降,但郝昭坚决拒绝。诸葛亮便指挥大军攻城,但由于粮草问题,陈仓并未攻克。在撤军时,诸葛亮设计斩杀了魏国大将王双,虽败犹荣。由于前两次北伐间隔较短,东吴未能及时派兵支援。到了229年春,诸葛亮发动了第三次北伐,这一次,他派遣陈式进攻武都、阴平,魏军大将郭淮被迫来援,诸葛亮巧妙地驻扎建威,牵制了魏军,最终占领了武都和阴平两地。
此时,东吴的孙权也正忙于一项重大举动——于229年4月,在武昌登基称帝,成为三国中最后一位称帝的君主。称帝事关重大,显然孙权没有空闲去配合诸葛亮的北伐。而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(231年)时,他再次攻打祁山,结果因为粮草供应问题,不得不退军。尽管如此,他还是成功设计击杀了魏国的大将张郃,这一战果对曹魏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损失。
与此同时,东吴方面,孙权也忙于平定内部叛乱,特别是派潘濬率军五万征讨叛乱的五溪蛮夷。由于内部分裂和民变,东吴没有精力与蜀汉协同作战。
三
公元234年,诸葛亮发动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。这次,诸葛亮和曹魏的司马懿展开了几个月的对峙,司马懿始终不敢与诸葛亮正面交锋。在这一背景下,孙权亲自率军征讨曹魏的合肥新城,并且声势浩大,号称率领10万大军。孙权还指派陆逊、诸葛瑾等人进攻襄阳、广陵等地,尽管这些进攻并未完全成功,但足以展现孙权的决心与东吴的军力。
总体来看,东吴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确实有过一定的配合行动,然而由于各自的战略安排和时局压力,蜀汉与东吴未能形成紧密的合作。孙权在扩展东吴领土、巩固内部稳定、提升自身政权的过程中,未能全力支持蜀汉的北伐杠杆证券软件,而这也成为了蜀汉未能最终取得胜利的一个原因。
发布于:天津市